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八十二章, 一念之間

關燈
雖然桓溫回到姑孰風流快活去了,但留在建康城內的司馬昱卻並不輕松。在海西公司馬奕被廢的前一個月,火星進入太微星座,一個月後海西公就被廢黜,而到了鹹安元年的十二月二十七日,火星再次逆行進入太微星座,一直到第二年的三月還沒有退去。對此天文現象,司馬昱在內心當中感到十分憂懼。

據《世說新語﹒言語》記載,當時,桓溫的親信郗超已經被提升為中書侍郎,正在中書省值班,簡文帝將他召入,想從他那裏打探一下桓溫方面的消息,他對郗超說:“上天賦予的命運是長是短,當然不是我所能考慮的。只是還會不會發生近日的廢立之事呢?”郗超安慰他說:“大司馬正要對外鞏固國防,對內安撫社稷,肯定沒有廢立的打算。臣願意以我全家老小的身家性命為陛下作擔保。”聽了郗超的話後,司馬昱似乎感到郗超這個他的前馬仔是可以被感化的,於是,他隨口吟詠著庾闡的兩句詩:“志士痛朝危,忠臣哀主辱。”聲音顯得非常的悲愴蒼涼。

不久,郗超請假回鄉看望父親郗愔,司馬昱還特意對郗超囑咐道:“請向令尊轉達:國家的局面,竟然到了這步田地。全是因為我沒有能以正道來匡扶,想方設法來防患於未然所致。我深深地慚愧嘆息,難以用言語表達!”說完,眼淚沾滿了衣衫。此時,身位鎮軍將軍、會稽內史、都督浙江東五郡軍事的郗愔,已經是東晉帝國境內不多的桓溫色彩不濃的地方軍政長官了,可是,即使是郗愔能夠完全明白司馬昱的心意,但如果桓溫真有廢立甚至自立的打算,這“醉心於黃老之術”的郗愔又能怎麽樣呢?

那麽,在桓溫的這一邊,他到底有沒有篡位的想法呢?如果說已經權傾天下的桓溫就連一點篡位的想法都沒有,那是任誰也不會相信的,畢竟他說過“作此寂寂,將為文、景所笑!”這樣的話,可是,如果說他的篡位意圖非常的強烈,那也與事實不符。作為一個賭博高手,桓溫無時無刻都在盤算著自己在政治上的風險與收益比。在桓溫的內心當中,要把自開國以來一直羸弱不堪的東晉皇室一把推翻其實並不困難,難的是不流血的改朝換代。現在的各大士族高門對於一個弱勢的晉室的存在是感到滿意的,因為這樣一個體制的存在非常有利於保障他們的既得利益,他們都想把現存的體制一直地延續下去。如果桓溫一意打破既有的政治平衡,他們桓家就會成為各大士族高門的公敵。別看現在桓溫已然控制了荊、江、徐、豫等各個非常重要的地盤,但就是在這些地區裏面,也隨處可見各大豪門貴族的影響,一旦雙方的矛盾激化,前秦的軍事力量自然就會坐收漁人之利,這是桓溫極其不願意見到的局面。因此,在完成了廢立的大事之後,桓溫寧願選擇回到姑孰的軍府去遙控政局,也不願意呆在建康加深雙方已經對立的矛盾。

就在此時,一件意味深長的事情發生了。據《建康實錄》記載,殷浩的故吏、顧愷之的父親顧悅之上書簡文帝,請求給死去的殷浩恢覆本官。雖然顧悅之曾為殷浩的下屬,但他的兒子、大畫家顧愷之卻是桓溫的大司馬參軍,“甚見親昵”。桓溫曾說他:“愷之身體內狡黠與憨癡各半,合在一起,正好持平。”因此,世人稱其為三絕:才絕、畫絕、癡絕。而在殷浩的兒子殷涓剛剛被誅滅,顧愷之的父親顧悅之就提出了給殷浩恢覆本官的動議,如果這件事情沒有預先問過桓溫的態度,顧悅之敢這樣操作嗎?結果是顧悅之不但上書了,而且還把這件事做成了,由此看來,桓溫在這個時候是想安撫東晉各大士族的緊張情緒的。給已經死去多年的殷浩恢覆官職,那完全是做給活人看的。

此時,桓溫留在建康的代言人郗超因為桓溫的緣故,也變得炙手可熱起來,前去與他套近乎的人是絡繹不絕。吏部尚書謝安和左衛將軍王坦之曾經去拜見郗超,一直等到天色已晚,卻仍然沒有輪到被郗超接見,王坦之就想回家了,謝安卻說道:“難道就不能為了性命,再多忍耐片刻嗎!”盡管求見郗超的人很多,可是這王坦之和謝安是什麽人吶,難道郗超一點也不在乎嗎,他在這個時候突然耍起大牌,估計也是在試探這兩人的一種手段。

鹹安元年三月廿五日,簡文帝派侍中王坦之征召桓溫入朝為相,並增封邑萬戶,司馬昱詔令說:“天地結合,生成萬物;二人同心,便無需考慮各自的利益。古代聖王全仰仗忠臣輔佐,姬旦德布四方,周朝便因此興隆;伊尹師法皇天,商朝便得到文明教化。大司馬賢德聖明,光大深遠,上合天意,才華橫溢,肩負國家重任,忠心輔助我一人,功德超過霍光,道德永存後世。現在晉封你做丞相,保留原大司馬一職,請你留在京都,鎮守社稷。”

不過,桓溫又一次推辭了,並上詔說,西府(豫州)經歷了袁真的變故,軍費不足。朝廷便給桓溫的世子豫州刺史桓熙布三萬匹,米六萬斛,又任命桓熙的弟弟桓濟為給事中。

回到姑孰後的桓溫,得以在三年後與才三歲多的庶子桓玄重新相見。這桓玄是袁真送給桓溫的妾侍馬氏所生,據說在某一個月色明朗的夜裏,馬氏和桓溫的其他小妾們坐著聊天,突然,一顆流星從天而降,墜落到她們面前裝著水的銅盆之中,像一顆二寸大的小火珠那樣在盆中跳躍閃爍,晶瑩發亮。這群美女們驚呼著好漂亮啊!都爭著上前用瓢舀起來看。馬氏正好舀到了,她不自覺地放到嘴邊喝下,一股暖流傳遍全身,肚子裏似乎一動。不久之後,她就懷孕了,生桓玄的時候,光芒耀亮了整個屋子。算命的人掐指一算,說:“此兒生有奇耀,宜目為天人。”並為其取了個小名“神靈寶”。桓溫嫌他取的名字有三字,便自作主張減去了“神”字,從小喚他做“靈寶”。

話說桓溫重新見到這小靈寶後,一股舔犢之情油然而生,偏偏這個桓靈寶生得是如此的乖巧可愛,桓溫在姑孰大病一場之後,倍覺應珍惜自己有限的生命,恨不得今後天天含飴弄子,頤養天年。這時的桓溫已經俯首甘為孺子牛,無論是流芳百世或者遺臭萬年的雄心壯志都暫時拋於腦後了,更提不起興趣到京城去坐班上朝了。

夏四月,朝廷遷徙海西公到吳縣的西柴裏,命令吳國內史刁彜防衛他,又派遣禦史顧允負責監察。

七月底,晉簡文帝身體突然感到不適,因為桓溫是錄尚書事,輔政大臣,就急忙召大司馬桓溫入朝商議自己的身後之事,詔令裏說:“吾遂委篤,足下便入,冀得相見。便來,便來!(我將不久於人世,足下速來,希望能夠相見。快來,快來!)”他怕桓溫耽擱,在一日一夜裏連發了四道詔書,但是桓溫卻沒動身前去建康的打算,他正在斟酌一份上疏,疏上說:“聽說聖體不和,已經好幾天了。愚臣心裏惶恐,又無所寄托情思。身體的盛衰是常事,過分防備也沒有害處。所以漢高祖重病時,呂後問他誰該為相。漢武帝身體不適時,托孤給霍光。哭著詢問身後的事情,是因為事關重大。如今皇子年幼,而朝廷大臣中賢良有時譽的,只有謝安和王坦之,而他們的才識智慧都在聖上的明鑒之下。內輔幼君,外禦強寇,實在是大家最關心的事情,然而也是可以理解的。陛下盡可以便宜行事,授命給他們,讓大臣們有所寄托,而謝安他們也一定會竭盡全力,這樣對公對私都很適宜。至於臣桓溫,我已經位兼將相,加上陛下對臣像平輩一樣的眷顧,只是臣已經老朽年邁,況且多病,擔心維持不了太久,所以的確不勝任陛下托付的後事。”然而桓溫的上疏還沒來得及上奏,晉簡文帝就去世了。

《晉書》的作者一口咬定桓溫有篡位之心,但除了他廢立皇帝的舉動外並沒有其他任何的事實證明。而對於桓溫在簡文帝病重的這個異常重要的時刻的表現卻不作任何的評論。其實從常理上來判斷,如果桓溫真有篡位之心,趁這簡文帝病重彌留的時候,正是他施展篡位行動的最佳時機,面對著這軟弱一生的司馬昱,在他臨終前再威逼一下,這篡位成功的機會不小。可是,就在這臨門一腳的關鍵時刻,桓溫卻表現得很淡然,根本沒有表現出以往行動力極強的性格特點來。因此,桓溫在上疏中所言的倒是有幾分值得相信的,那就是桓溫在連續三年的在精神上高度緊張的一番折騰下來之後,其身體的元氣透支很大,回到姑孰之後精神一放松,就大病了一場。一個人在這種老病交困的情況下,再高的雄心壯志都會隨之而消磨一空的。同時,桓溫因為老年得子,其對桓玄的寵溺遠遠超過了他前面的幾個兒子。他在小靈寶的身上寄托了自己無限的希望。

在接到司馬昱要求其上京托孤的詔令後,桓溫的內心也是不無掙紮的,他何嘗不知道這時正是他篡位的最佳良機,可是,自從成功地進行了皇帝的廢立之後,他的心境已經起了不少的變化,他過往對朝廷的種種積怨也隨著這次令他大傷腦筋的廢立行動的實現而消解了大半,另外,以他對自己的身體建康狀況的判斷,他感覺到自己能夠存活於這世上的時日也已經不多了,就算自己能夠篡位成功,這天下又能夠交給誰呢?他左思右想,反覆盤算,但是,在他的心目中,根本上就連一個有承繼大業潛質的親人都點算不出來。最後,他嘆了一口氣,說了句:“世事皆有天定,至於我自己,還是算了吧!”

桓溫深深地知道,自己的權勢到了今天的這個地步,篡位不過就是舉手之勞的事情,可是篡位之後要能夠保得住這江山那才有意義,在前秦政權虎視眈眈的局面下,若是太過強求,整個國家可都得陪著一起崩盤的,雖然他也講過一些“男子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這樣的狠話,但這其實更象是夜行人吹哨子——給自己壯膽,其實在桓溫那看似強硬的內心裏面,還是保留了不少的歷史責任的擔當的。他從自己以往的經歷裏面總結出一條血的教訓:任何人的能力都是有邊界的,如果一旦一個人的理想已經超出了自己能力的界限還一味的用強,那麽其後果一定是災難性的。大病一場之後,桓溫再也不想將事情做絕,他覺得自己現在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趁著自己在這世上還有些許的時光,怎樣才能好好地陪伴一下這可愛至極的小靈寶。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回覆的司馬昱的奏章。

當初,晉簡文帝還是會稽王的時候,娶了王述的堂妹為妃子,生了世子司馬道生和弟弟司馬俞生。這司馬道生曾拜散騎侍郎、給事中,他為人性疏躁,不修行業,多失禮度。後來,司馬道生、俞生的母親王氏犯了重罪,子因母罪,道生、俞生都被幽禁而死,皆無後。司馬昱其餘的三個兒子司馬郁、司馬朱生和司馬天流也都早夭。到了升平五年(公元361年)的時候,會稽王突然又想要個子嗣了,但他的其他姬妃早已絕孕了將近十年,此時的司馬昱已四十二歲,身體的各個器官都大不如前,特別是腎功能。司馬昱想盡了各種法子去親近各種女人,但誰都沒有能給司馬家族再添上一個男丁。考慮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古訓,原本是佛系的司馬昱這時想要有一個兒子的思緒仿佛度日如年。

此時,有一謀臣向司馬昱推薦了一位相士,據說這位相士特神奇,只要女人從他眼前一過,他就能看出女人能不能生孩子,能生什麽性別的孩子。司馬昱於是就交給這位相士一項無比重要的任務:在王府裏找出一個能給自己生兒子的女人!只要這個女人能給司馬昱生兒子,不管這個女子出身貴賤、相貌美醜,從事什麽工作都可以將就。

相士走遍了王府的內院,但是沒有一個看得上眼的。司馬昱不死心,命令相士繼續尋找。相士開始折騰,他把王府裏所有的女人,哪怕是掃地,端茶送水,幹粗活的,只要在婚育範圍內的所有女人,都讓他們集中起來排成一行,讓他逐一過目,結果,這相士當真發現了一個寶貝:李陵容。這個李陵容的身世異常貧賤,她都不知道自己是哪兒人,也不知道自己父母是誰!從她記事開始,就被賣入了王府,在王府裏從事紡織工作。長大成人後,李陵容身上有幾項中國人沒有的特征:一,皮膚黝黑;二,個子特高;三,頭發卷曲。相士相中李陵容之後,王府裏有年長的傭仆告訴相士:“大師請慎重,此女是昆山奴。”

按《唐書》的說法,昆侖奴應來自林邑以南。史書所說的林邑以南,有印度,及更南的黑非洲。結合李陵容身高,黝黑的皮膚、卷曲的頭發,李陵容的生長特征,比起印度人,和阿位伯人,更類似於非洲人。

對於相士給自己找的昆侖奴老婆,司馬昱橫看豎看都感覺不舒服:堂堂東晉王朝的王爺,竟然要和一個昆侖奴結婚,真會讓他那幫子善於清談的損友們有無窮無盡的話題!但相士肯定地說,李陵容會給司馬昱生一個兒子。為了兒子,王爺司馬昱不聲不響地把李陵容接到一所精致的房子裏,閉著眼睛就和李陵容把那洞房花燭的事兒給做了。

完事之後,司馬昱就再也沒有碰過李陵容一個手指頭。不久後,他被任命東晉王朝的丞相,從此日理萬機,就把自己還有一個黑人新娘的事兒給忘了。

李陵容的肚子也同樣沒有閑著,在與王爺司馬昱結合的那天晚上,王爺才播種了一次,李陵容居然有了,肚子一天天地大了起來!由於李陵容原先的身份,王府裏誰也沒有把李陵容懷孕的事情太當回事兒。而李陵容從懷孕起,到把孩子生下來後也沒有怎麽聲張,也許多年來的低等身份,已經讓她習慣了沈默。在她把兒子生出來的時候,正值東方黎明,所以她隨口就給孩子起了一小名:昌明。

昆侖奴李陵容生下男孩的消息很快就傳到司馬昱耳裏,他特別高興!但聽到李陵容給兒子取名昌明時,心裏卻是一驚。據《建康實錄》記載:在東晉王朝的朝臣之間,流傳了一個讖言:“晉祚盡昌明。”司馬昱也曾經聽到過這則讖言,不過當時他沒怎麽在意,而這時司馬昱聽到兒子被李陵容取名為昌明之後,不禁黯然落淚,他心裏暗道:莫非天意如此?

但總不能因為這句還沒有兌現的讖言,就把自個兒期盼了多年的唯一兒子給掐死吧!更何況讖言這個東西,從來都是古怪詭奇,天下叫昌明的人也不止是一個,誰敢擔保就是自己唯一的兒子?因此,對於這個讖言,司馬昱也只是將信將疑,因為此時東晉王朝的皇帝是晉哀帝司馬丕,他還有個弟弟瑯琊王司馬奕,晉祚的興衰,似乎與自己的兒子的關系不是特別的大!

司馬昱想通之後,不是主動去看看產後的老婆,而是命仆從把孩子抱過來。司馬昱發現這個孩子除了膚色黑了點外,身體還蠻碩壯的,這下子司馬昱的心放下了大半。

當大司馬恒溫把司馬奕廢掉之後,推薦了司馬昱為帝。其時簡文帝司馬昱已經五十二歲了。自從當了不期而遇的皇帝之後,司馬昱覺得一點都不爽,一開始是因為擔心桓溫的篡位之舉隨時而至,所以整天都是提心吊膽的,後來經過郗超的安撫後盡管有所放松,但是朝廷上的政務紛繁覆雜,以前還有垂簾聽政的褚太後做決斷,而現在卻都要自己來做這個決定,這本來已經讓這個長於虛言的司馬昱感到非常的煩惱了,偏偏這時含飴弄子的桓溫又不肯來建康履行丞相的職責,搞得司馬昱在精神上疲憊不堪。他在內心裏面深深地感慨:“這皇帝當起來實在是沒啥意思,真不能夠理解世上的野心家們為什麽會對這樣一份不怎麽理想的工作趨之若鶩呢?”

簡文帝在其患病的六天後,立長子司馬昌明為皇太子,這時他已經十歲了,同時又任命司馬昌明的弟弟司馬道子為瑯邪王,領會稽國,用以侍奉簡文帝母親鄭太妃的祀。簡文帝在其遺詔中說道:“大司馬溫依周公居攝故事(請大司馬桓溫依照周公攝政的往事行事)。”又說:“少子可輔者輔之,如不可,君自犬。(少子如果值得輔佐就輔佐,如果不行,使君可以自己取代他。)”雖然這份遺詔明顯侵犯了劉備的版權,但也反映了簡文帝司馬昱臨終前的真實想法,他覺得這樣一個羸弱的晉室隨時都會被人顛覆了,不但這樣的皇帝做得很窩囊,說不定以後發生政變的時候,晉室的子孫後代們會死的很慘,而這桓溫雖有覬覦之心,但卻是在歷代以來意圖篡位的人當中少有的還有著一些的人情味的人。俗語說得好:“不把賊偷,就怕賊惦記!”,與其讓自己的子孫後代總是在覬覦者的陰影下提心吊膽地茍延殘喘,還不如趁著自己在世上還有一口氣,一勞永逸地解決掉這個已經糾結了好幾代的家族難題。按照簡文帝自己的親身體驗,哪怕只是身處在一個中等水平的高門裏,也比過皇室的這種壓力重重的郁悶生活要舒適爽快得多。

侍中王坦之得知詔書的內容後,親自拿著簡文帝的詔書入宮,當著簡文帝的面就把詔書撕掉了。對於王坦之這種大逆不道的囂張行為,簡文帝並沒有過多的責怪,只是嘆氣說:“朕的天下是意外得到的。沒了就沒了,愛卿何必生氣!”王坦之嚴肅地說:“天下是宣帝(司馬懿)和元帝(司馬睿)的天下,陛下怎麽能獨專!”其實王坦之心裏還有一句:“這天下我們各大門閥都有一份,你怎麽能夠隨隨便便就自作主張打破這個平衡的局面呢?”不過,這種心裏話王坦之是不可能說出來的,辛虧簡文帝也能理解王坦之的心思,就讓王坦之改詔說:“家國事一稟大司馬,如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家國大事都要稟告大司馬,就像諸葛武侯、王導丞相當年所做那樣。)”

司馬昱在遺詔改完後沒多久就在東堂去世了,終年五十三歲。當天是鹹安二年(公元372年)的七月二十八日,簡文帝在他的皇位上僅僅呆了八個月零十四天。身臨其境的司馬昱最先擬定的遺詔其實已經考慮到了司馬氏家族百年以上的生死存亡的問題,而旁觀者王坦之的眼光最多只不過看到了五十年之內,但是這又有什麽辦法呢,誰讓東晉朝廷的本質就是門閥當道呢?所以身為皇帝的司馬昱直到臨死前都要接受別人的擺布。

在修養和風度上被盛讚了一輩子,卻在政治上窩囊了一輩子的簡文帝司馬昱去世後,群臣因為心中有桓溫的陰影,不敢遽然舉行冊立太子以及讓其登基的大典,有人說:“應當等大司馬來了再決定罷。”兩面人尚書仆射王彪之這時站出來擺出桓溫代言人的姿態正色地說:“天子崩駕,太子當立,無論是大司馬來不來也改變不了這一原則!如果必先當面咨詢他,必然反而會受到他的責備。”這等大事才終於定了下來。太子司馬昌明於是即皇帝位,成為了晉孝武帝。大赦。

其後,已經不再垂簾聽政的崇德太後卻下詔令說,因為新皇帝年幼,再加上還要服喪,所以敕令桓溫依照周公攝政的往事代理朝政。當時這詔令都已經密封了,正當要發去送交與桓溫之際,王彪之又站出來替桓溫說話了:“這是異乎尋常的大事,大司馬必定會堅決推讓的,如此一來將導致萬機停滯,山陵荒廢。所以臣未敢奉詔,謹請原封不動地還給太後。”因此,太後的詔令最終沒有送出。朝廷最後給桓溫發去的是司馬昱的遺詔,其內容當然只是請桓溫按照諸葛亮和王導的事例來輔佐新皇帝。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